茶文化网_茶叶-厂家-商家-批发-价格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茶文化官网,茶叶购买请联系我们!
 

信阳毛尖的传统制作工艺与现代机械制作工艺的区别图

传统手工炒制的信阳毛尖外形大小不像机制茶那样匀称,身骨重,手感柔,滋味醇厚甘爽,更好的保持了茶叶原有的天然风味,色、香、味都要比机制茶高出许多。信阳毛尖的传统制作工艺分为: 筛分、摊放、生锅、熟锅、初烘、摊凉、复烘、毛茶整理、再复烘。现代机械制作工艺分为:、筛分、筛分、杀青、揉捻、解块、理条、初烘、摊凉、复烘,这九道传统制作工序。

【收藏】信阳毛尖的传统制作工艺与现代机械制作工艺的区别图

传统匠人之心

信阳毛尖的传统手工工艺

筛分
将采摘的鲜叶按不同品种的鲜叶、晴天叶与雨水叶、上午采和下午采的鲜叶分别用网眼竹编筛子进行分级,剔出碎叶及其他异物,分别盛放。

【收藏】信阳毛尖的传统制作工艺与现代机械制作工艺的区别图

筛分

摊放
将筛分后的鲜叶,依次摊在室内通风、洁净的竹编簸箕篮上,厚度宜(5~10)cm , 雨水叶或含水量高的鲜叶宜薄摊,晴天叶或中午、下午采用的鲜叶宜厚摊,每隔1 h左右轻翻一次,室内温度在 25℃以下,防太阳光照射。摊放时间根据鲜叶级别控制在(2~6)h为宜,待青气散失,叶质变软,鲜叶失水量10% 左右时便可付制,当天的鲜叶应当天制作完毕。

【收藏】信阳毛尖的传统制作工艺与现代机械制作工艺的区别图

摊放

生锅
采用炒茶专用铁锅,锅口面直径84cm(事先磨洗光滑无锈),生锅呈35°左右倾斜,锅台前方高40cm左右,便于操作,后壁高1m以上,与墙贴合。生锅用干木柴作燃料,锅温宜(140~160)℃,每锅投鲜叶量500g左右,以手掌心试探锅温,掌心距锅心(3~5)cm,有烫手感即投鲜叶,用茶把(细软竹枝扎成的圆帚)稍快反复挑翻青叶,经(3~4)min,待青叶软绵后,用茶把尖收拢青叶,在锅中转圈轻揉裹条(将杀青适度的茶叶,用茶把在锅内顺斜锅自然旋转),动作由轻、慢逐步加重、加快,不时抖动挑散,反复进行。青叶进一步软绵卷缩,初步形成泡松条索,嫩茎折不断,然后用茶把尽快将茶叶全部扫入熟锅。生锅历时(7~10)min,茶叶含水率约55% 左右。雨、露水鲜叶,火温提高(10~15)℃,勤翻多抖,嫩叶水分较多,火温稍高,动作宜轻。

【收藏】信阳毛尖的传统制作工艺与现代机械制作工艺的区别图

生锅

熟锅
与生锅规格一致,与生锅并列排列,呈40°倾斜。在接纳生锅转来的茶叶后紧接操作。锅温(80~100)℃,开始仍用茶把操作,并以把尖先把茶团打散,然后以把尖团揉茶叶,继续“裹揉”,不时挑散,反复进行,约(3~4)min后,茶条进一步紧缩,茶把稍放平,进行“赶条”。待茶条稍紧直,互不相粘时,即用手 “理条”(掌心向下,拇指与食指稍张开成“八”字形,其余三指与食指并拢,稍向内弯曲,成抓东西的虎口状。抓起锅中部分茶叶稍握紧,以抓满手心为宜。然后于锅心10 cm高左右,手腕使劲,将手中部分茶叶从“虎口”甩出,撒开抛到茶锅上沿,茶条则顺斜锅自然滚回锅心),如此反复进行,逐渐形成紧细、圆直、光润的外形。全部过程的操作历时约(7~10)min,含水量30% 左右时,立即清扫出锅,摊在簸箕上。

【收藏】信阳毛尖的传统制作工艺与现代机械制作工艺的区别图

熟锅

初烘
将熟锅陆续出来的4~5锅茶叶作为一烘,均匀摊开,厚度以2cm为宜,选用优质无烟木炭,烧着后用薄灰铺盖控制火温,火温宜(90~100)℃。根据火温大小,每(5~8)min 轻轻翻动一次,经(20~25)min,待茶条定型,手抓茶条,稍感戳手,含水量为15% 左右,即可下炕。

【收藏】信阳毛尖的传统制作工艺与现代机械制作工艺的区别图

摊凉

复烘
将摊凉后的茶叶再均匀摊在茶烘上(厚度以(4~5)cm为宜),轻轻于茶炕上(火温以(60~65)℃为宜),每烘摊叶量2.5kg 左右,每隔10min 左右轻翻拌一次。待茶条固定,用手揉茶叶即成粉末样,方可下炕,复烘30min 左右,含水量控制在7% 。

【收藏】信阳毛尖的传统制作工艺与现代机械制作工艺的区别图

信阳毛尖的现代机械工艺

杀青
机械杀青宜采用适制名优绿茶的滚筒杀青机,使用时,点燃炉火后即需开机启动,使转筒均匀受热,待筒内有少量火星跳动即可。开动输送带送叶,根据温度指示进行投叶,不同等级的鲜叶或含水量不同的鲜叶要求温度不一,进叶口温度宜控制在(120~130)℃,可通过杀青机输送带上的匀叶器来控制投叶量,从鲜叶投入至出叶约1.5~2min 。杀青叶含水量控制在60% 左右,杀青适度的标志是叶色暗绿,手捏叶质柔软,略有粘性,紧握成团,略有弹性,青气消失,略带茶香。

【收藏】信阳毛尖的传统制作工艺与现代机械制作工艺的区别图

信阳毛尖的现代机械工艺

揉捻
机械揉捻宜使用适制名优绿茶的揉捻机,杀青叶适当摊凉,宜冷揉。投叶量视原料的嫩度及机型而定。揉捻时间高档茶控制在(10~15)min,中低档茶控制在(20~25)min。根据叶质老嫩适当加压,应达到揉捻叶表面粘有茶汁,用手握后有粘湿的感觉。

解块
机械解块宜使用适制名优绿茶的茶叶解块机,将揉捻成块的叶团解散。

理条
机械设备宜使用适制名优条形绿茶的理条机,理条时间不宜过长,温度控制在(90~100)℃,投叶量不宜过多,以投叶量(0、5~0、75)kg、时间为5min 左右为宜。

初烘
机械设备宜使用适制名优绿茶的网带式或链板式连续烘干机,根据茶叶品质,初烘温度进风口宜控制在(120~130)℃,时间(10~15)min,含水量在(15~20)% 为宜。

摊凉
将初烘后的茶叶,置于室内及时充分摊凉4h以上。

复烘
复烘仍在烘干机中进行,温度以(90~100)℃为宜,含水量在6% 以下。

以上就是关于信阳毛尖的传统制作工艺与现代机械制作工艺的区别图的介绍,更多茶知识,请关注我们茶文化网。

注意: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部分文章中"功能"/"功效"介绍,仅作为参考,本站不作功能性承诺!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违反了广告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

上一篇:【收藏】喝信阳毛尖的好处有哪些?   下一篇:【收藏】雁荡毛峰茶的喝法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茶文化网_茶叶-厂家-商家-批发-价格
返回顶部
茶行
茶界“香水”凤凰单丛茶,你喝过吗?购茶请联系我们微信☛
复制微信